東南亞地區免稅額度規定因國而異,主要國家政策如下:

1. 泰國:1500泰銖以下跨境包裹免稅
政策內容:自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,進口商品總值(含運費與保險費)不超過1500泰銖的貨物免征關稅。
適用范圍:覆蓋所有通過國際電商平臺或郵政渠道進入泰國的商品。
政策目的: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,降低小額商品進口成本,推動泰國作為東南亞物流樞紐的地位。
案例:消費者通過國際電商平臺購買1500泰銖以下的商品(如服裝、電子產品配件),可享受免稅待遇,價格競爭力提升。
2. 馬來西亞:500馬幣以下包裹免稅
政策內容:對申報價值不超過500馬幣(約760元人民幣)的進口貨物免征關稅。
特殊限制:若貨物經新加坡中轉且申報價值低于400新元(約2100元人民幣),新加坡海關可能扣留貨物并要求提供原產地證明。
政策目的:簡化小額商品進口流程,同時防范通過中轉規避監管的行為。
案例:馬來西亞消費者從中國購買500馬幣以下的商品(如家居用品、玩具),可免稅入境。
3. 印度尼西亞:3美元至1500美元區間免稅
政策內容:價值3美元至1500美元的貨物免征額外進口關稅(BMT),但電商平臺每月最多只能進行三天低于成本價的包郵活動。
政策目的:平衡促進跨境貿易與保護本土產業,防止低價傾銷。
案例:印尼消費者通過電商平臺購買1500美元以下的商品(如電子產品、服裝),可享受免稅,但需注意包郵活動限制。
4. 越南:經濟區與工業區優惠
5. 新加坡:絕大多數商品進口免稅
政策內容:除煙酒、汽車等少數商品外,絕大多數進口商品免征關稅。
政策目的:維持自由港地位,促進轉口貿易和國際物流樞紐功能。
案例:新加坡企業從全球進口原材料或成品(如電子產品、機械設備),幾乎無需繳納關稅。